TiBE 台北國際書展 2025.2.4-9

*活動內容可能會有變動,請以現場狀況為主。
點選瀏覽→2024台北國際書展 _活動區手語及聽打服務場次表  歡迎至現場參與!
10:30
星期

重尋南懷瑾的隱士之路

時間:10:30 - 11:30
地點:夢想沙龍
主講人:吳瓊垺
主辦: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詳細內容
南懷瑾的道家思想和他一輩子所走的隱士之路,其軌跡恰恰投射出他所謂中國文化治道的光譜,更是他勘破中國幾千年歷史秘密的具現。 他的一生是「應劫」而來,「五四新文化運動」,文化斷層了,「我不能不來」。這正是百年來中國歷史的寫照,而他深刻體悟這些歷史關鍵,走過包括新舊文化斷層、軍閥割據、全面抗戰、國共內戰、兩岸對峙、白色恐怖、改革開放等歷史現場,以他特殊法緣的經歷,獨具「歷史之眼」的觀照,澄清了他親歷的民國史真相,見證了時代的靈光。 本次演講僅僅是從一個側面重新探索南懷瑾處在台灣威權時期的歷史關鍵年代,他與當道和其他相關人士交往的點點滴滴,在在體現他的道家精神和隱士蹤影。而兩蔣父子到台灣近四十年的關鍵年代,則開創了「意外的國度」(林孝庭語),這中間先是蔣介石的「反共復國夢」破滅之後,蔣經國改走「革新保台」路線,自認「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其後政權交給李登輝,李以「我不是我的我」自居,大步朝向「中華民國台灣化」(若林正丈語)之路前進,及至後李時代,政權終於轉軌來到「中華民國台灣」時期。
10:30
星期

啟動人生新格局的20個心理學金律

時間:10:30 - 11:30
地點:黃沙龍
主講人:王晴天、吳宥忠
主辦:采舍國際有限公司
詳細內容
「是錯永不對,真永是真!」真永是真智慧經典,教你用人生大道理開創新的人生大道,讓王晴天大師與吳宥忠老師教您如何活用經典真理來反脆弱,擴大認知邊界。精選20則心理學金律:蝴蝶效應、吸引力法則、羅森塔爾效應、不值得定律、首因效應……等 ,這些經典的心理學定律,被全球累計數億人士運用過,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從人際來往,到實現自我價值、培養信念,告訴你人生要怎麼贏;一網打盡所有潛藏在你身邊、擺布你人生的心理學奧祕,將一個個看似艱深難懂的定律及法則以故事巧妙呈現,你將擁有智者的眼光和深度,了解支配世界和人生的黃金法則,以一種「勝利者」的心態面對生活,成為最好的自己!
10:30
星期

你在光陰中照見自己了嗎?──普立茲首獎作品《Stay True保持真誠》新書分享會

時間:10:30 - 11:30
地點:國際沙龍
主講人:陳德政(作家、紀錄片導演)
主辦:二十張出版
手語服務
詳細內容
《Stay True保持真誠》是台裔美籍作家徐華(Hua Hsu)的成長故事,是今年度普立茲獎首屆自傳文學類得獎作品。作品一出版旋即獲得美國各方肯定與華裔寫作圈分析,更引起台灣媒體關注。 本書記錄徐華渴望在大學找到氣味相投的同類,但好友阿健彷彿與他來自不同世界:他是台灣移民的兒子,阿健則出身移民美國數代的日裔家庭。他喜歡製作小誌、泡唱片行挖掘冷門音樂,阿健則喜愛跳搖擺舞、是兄弟會成員。兩人個性截然不同,但無數夜晚的抽菸漫談、聽歌兜風、對哲學與理論的思考激盪,卻讓他們成為獨一無二的摯友──然而,一場未完的派對隔日,阿健死於一場街頭意外。 如何離開你而不拋棄你?對徐華而言,寫作帶來另一種活在當下的方式。他反覆審視發生在兩人之間或大或小的事件對彼此生命的影響,將那些與阿健已開啟但始終未完的對話延續下去。於是這麼一寫,便是二十個年頭──徐華細細寫出的是一種說明自己的方式:自我身分的構成、親子關係的複雜、新嗜好的發掘,以及那段既平凡也不凡的友誼。 本場講座邀請到作家陳德政,從本書出發帶領讀者思索對青春的回望,如何透過文字、音樂或各種可能的形式,最終尋得自己。
10:30
星期

【人心人術】 荷蘭來的台灣人 ─ 畢耀遠神父

時間:10:30 - 11:30
地點:紅沙龍
主講人:雲林天主教若瑟醫院行政副院長 林素鉁
主辦: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
詳細內容
「虎尾爸爸」 畢耀遠神父是臺灣雲林縣虎尾鎮聖若瑟醫院創辦人之一,出生在荷蘭烏得勒支省德龍德費。1954年2月2日抵達臺灣,終身在台巡迴地方宣教牧靈,撒播福音益眾種子。 起初奉長上之令協助聖若瑟醫院的創設。起初人力相當缺乏,在牛會卿的勸說下留在若瑟醫院服務。當時身為副院長兼總務主任的畢神父,不僅院內損壞的儀器設備由他來修,被颱風吹垮、吹破的房舍及門窗玻璃,也都由他負責修繕。有一陣子,甚至客串醫院唯一的救護車司機。 和其他神父不同的是,畢神父不會說臺語,即便是國語也講得不很標準。但生活簡樸,常吃即期品。打從進醫院那天起,就常睡在辦公室,直到院方在醫院對街蓋了員工宿舍才告一段落。 畢神父其間多次赴美籌募教會基金,1973年,畢耀遠與永年中學教師德籍電子機械工程師易慕道、正心中學教師林德興共同設計了有兩種警鈴、三重保險裝置的嬰兒保育箱,並由永年中學機工科生產。若瑟醫院婦產科隨著馬福龍奠定紮實的基礎,婦產科能力大幅提升。 為了堅持把有限資源,1970年代,畢耀遠於若瑟醫院率先成立了南台灣少見的社會服務室,主動訪查患者的家庭狀況。他的訪查方法簡單,通常只要到患者家裡看看其煮飯方式,就能看出這戶人家經濟狀況。如仍以撿拾甘蔗葉、樹枝為柴火者,大半是窮人,他定提供補助毫無吝嗇,因為他認為,補助經費就要留給需要的人。 長期在雲林服務的他1995年獲得第五屆醫療奉獻,其後又獲得2011年內政部頒發「傑出永久居留外僑終生奉獻獎」、2015年總統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2017年吳尊賢文教基金會「慈善服務類愛心獎」等。 2019年03月8日凌晨4時畢耀遠神父安息主懷,圓了一位荷蘭來的台灣人將愛永遠根植台灣的夢。
10:30
星期

永遠的先行者——林布蘭

時間:10:30 - 11:30
地點:藍沙龍
主講人:韓秀、于國華
主辦: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手語服務
詳細內容
林布蘭(Rembrandt, 1606-1669)生於荷蘭萊登,為巴洛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雖然臺灣書市中也不乏關於林布蘭的研究與傳記,但大多缺乏彩色大圖的輔助,難免缺憾。 因此,本活動邀請紐約第四屆萬人傑新聞文化獎、第四十二屆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二○二○年美國總統國家與社會貢獻獎得主、現為美國《漢新月刊》的專欄作家韓秀,為讀者揭開這位荷蘭藝術家的神秘面紗,透過現場分享與畫作介紹,並分享自身走訪國外各大藝文場域之經驗,不僅能拓展讀者的藝術視野,且緊扣2024國際書展以「荷蘭」為主題國的宗旨。
10:30
星期

繪本X人生風景

時間:10:30 - 11:30
地點:兒童沙龍
主講人:潘小慧
主辦:暢談文化
詳細內容
從繪本看見自己的人生風景,找到自己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本好繪本,不但傳遞了作者所體會的人生風景,也讓讀者從中看見、讀懂自己的人生風景。繪本的表現簡潔生動而充滿象徵手法,如果有導師帶路將更有收穫。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暢談文化以《繪本X人生風景》為題,特別邀請於輔仁大學教授「兒童哲學理論與實務」,並在廣播節目、國內外講座,積極推廣生命教育與兒童哲學的潘小慧教授,與大家分享人生風景中如何看待自己、同行者(包括所有的受造物),以及準備旅程中的心靈行囊。 相信聽潘教授親身解說,一定對生命教育的教養更能掌握,也對繪本的閱讀和應用更有心得。
11:00
星期

2024第32屆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典禮

時間:11:00 - 12:00
地點:主題廣場
主辦:TIBE
詳細內容
2024第32屆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典禮
11:45
星期

為何書寫地方──《沒口之河》與《城中一座島》的人地對話

時間:11:45 - 12:45
地點:黃沙龍
主講人:黃瀚嶢(《沒口之河》作者),張式慧、柳志昀(《城中一座島》作者)
主辦: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詳細內容
"臺灣文學金典獎獲獎作品《沒口之河》描述知本溼地與知本部落,多年來遭受觀光與光電開發案的衝擊,作者黃瀚嶢以七種在地植物融合部落歷史、當代抗爭與物種觀察,構成一部對「生態」有不同反思的散文著作。《城中一座島》爬梳社子島半世紀來的禁限建與開發案爭議,並擴及社子島的文化地景與水文環境、農業面向,展現書寫地方不只是書寫爭議的企圖。書寫地方到底在當代的意義是什麼?透過《沒口之河》黃瀚嶢與《城中一座島》張式慧、柳志昀的對話,本次講座將從東海岸知本溼地一路來到淡水河與基隆河匯流處的社子島,讓我們重新站在這些邊陲之地,凝視當代。
11:45
星期

香港建築散步——從粗獷建築中看另類香港

時間:11:45 - 12:45
地點:國際沙龍
主講人:彭展華
主辦: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詳細內容
粗獷主義建築不僅是一種單純的表現形式,它的興起與二戰後城市重建的巨大需求和有限的物質條件有關。粗獷主義建築技術相對簡易,造價相對低廉。因此它的在戰後的興起並不僅出於美學的考慮,而是針對現實的智慧和態度。粗獷主義(Brutalism)是1950年代於英國流行的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為外露的清水混凝土和鮮明的幾何結構。粗獷主義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間變得普及,遍見於全球——也包括香港。多年來粗獷建築均被誤解,有人認為與城市格格不入,另外也有人批評混凝土外觀冰冷無味,殘破不堪,更多人其實是一無所知。粗獷主義(Brutalism)提倡「As Found」概念:追求真實的材料運用,讓建築呈現最客觀的現實。香港建築師彭展華將和大家分享多組1960至1980年代的戰後香港粗獷建築背後的建築師故事,以及作者和研究團隊長達三年在香港城中搜尋未知的粗獷建築和箇中的研究過程。
11:45
星期

母語盪失路

時間:11:45 - 12:45
地點:夢想沙龍
主講人:廖偉棠(香港詩人)
主辦:獨立出版聯盟
詳細內容
以《劫後書》入圍2023年度「金典獎」的詩人廖偉棠,定居台灣多年,文學創作卻持續關注香港,不少詩作更以廣東話的溫柔深情遙寄港島。這次活動,詩人將細說如何運用母語入詩,作為光明,引領大家記憶美麗香江。
Showing 1-10 of 47 results
下一頁
TOP